自動化與智能制造已經目前制造業者在市場上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越來越多樣的自動與智能化應用,不僅降低了對勞動力的需求,亦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自動化業者指出,目前對降低人力,提高效率最顯著的部分就是導入視覺系統對產品進行檢測的部分。
隨著視覺系統的分辨率越來越高,再搭配上人工智能(AI)的技術,利用
機器視覺系統進行產品缺陷檢測,是現在最常被提到的自動智能應用。不過,在
機器視覺之外,業者認為,如果能將觸覺導入目前應用中的工業機器人或機器手臂之上,將會是下一波自動與智能化應用的新主軸。
自動化業者表示,觸覺可以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外力對設備的觸碰;另一個則是機器對施力反饋的觸感。由于機器對施力反饋的觸感部分技術較為復雜,目前雖然有相關的嘗試,不過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距離。至于外力對設備觸碰的感測,目前則已經進入商品化的階段。
從事觸覺技術發展的原見精機日前發表了搭載于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機械手臂上的安全皮膚解決方案,原見精機董事長蘇瑞堯表示,表面式力傳感器解決方案目前已經獲得諸多機器人廠商青睞,希望借由相關解決方案,提升智能制造人機協作的安全性。這次與川崎重工合作推出的機器人觸覺技術解決方案,目前正在日本進行最后檢測實驗,預計最快在2020年底前即可問世量產。
蘇瑞堯表示,觸覺應用將會是
機器視覺之后,自動化智能化應用發展的重點。因為,隨著自動化智能化程度的增加,如果要降低自動化智能化建置的成本,人機協作會是最好的選擇。一旦人機協作比重增加,安全皮膚這種觸覺解決方案的需求就將大幅增加。
對于安全皮膚與自動化智能化應用之間的關系,蘇瑞堯認為,目前完全無人的自動化產線,建置成本高且復雜,不適合多數以少量多樣彈性化生產為主的業者。若要彈性進行產線的調度及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就需要借由人機協作達成。這樣的協作方式,不僅降低了建置的成本與時間,亦可快速的為業者帶來可見的效益。
蘇瑞堯表示,人機協作的優勢之一,就是可以將過去復雜的自動化流程進行拆解,讓業者優先導入最重要的部分。不過,一旦協作比重增加,基于安全、空間等考量,觸覺為主的安全皮膚解決方案,就會成為現場工作人員的最佳防護機制之一。